农药杀菌剂

农药杀菌剂是一类能杀灭或抑制危害植物的真菌、细菌等病原体的农药。这类农药对危害植物生长发育的病原真菌、细菌能起到毒害、杀死或抑制作用,或对孢子和菌丝体有抑制其发育的作用,却又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利用杀菌剂可以防治植物病害。

农药杀菌剂是一类能杀灭或抑制危害植物的真菌、细菌等病原体的农药。这类农药对危害植物生长发育的病原真菌、细菌能起到毒害、杀死或抑制作用,或对孢子和菌丝体有抑制其发育的作用,却又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利用杀菌剂可以防治植物病害。

最早发现并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杀菌剂主要是化学元素、天然物和无机化合物。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发现了硫磺的防病作用。公元前470年有人喷洒橄榄浸出液防治疫病和使用酒和柏叶混合物浸渍小麦种子防治病害。1705年升汞先被用作木材防腐剂,后又用于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硫磺在防治植物病害上得到广泛应用是在1824年发现其对桃白粉病有特效之后,1880年美国以石硫合剂防治葡萄白粉病获得成功,从此开创了石硫合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历史。1761年首次采用硫酸铜处理小麦种子防治种传病害,1882年法国科学家米拉尔代(P.M .A.Millardet)发现波尔多液对葡萄霜霉病有良好防效,确立了波尔多液在杀菌剂中的地位,迄今仍有应用。

18世纪末至19世纪50年代,人们为了寻求铜、汞制剂的代用品,加强了对有机杀菌剂的研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1934年蒂斯德尔(W.H.Tisdale)等报道的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的杀菌作用。这一发现,开辟了有机化合物作为农药杀菌剂的新纪元。继发现福美锌、福美铁、福美双的杀菌活性之后,1935年杜邦公司又发现了代森类中代森钠的杀菌活性,1943年投入生产。60年代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产量最大的一类杀菌剂。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70年代,这一时期的杀菌剂以汞制剂为主。70年代末汞制剂停止使用,开始应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杀菌剂农药,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这一时期一般农药用量较少,杀虫剂每亩用量20~100毫升、杀菌剂每亩30~100克左右,全市每年用药量大约1 500~2000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