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部长李昊锋表示,化肥等石化产业已经具备走出去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化肥、“三酸两碱”、烯烃等石化产业 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对外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化肥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国氮肥 和磷复肥实现国内自给有余,钾肥自给率大幅提高。中国化肥生产技术和装备制造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不仅满足国内化肥工业的需要,并开始输出技术和建设工程。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氮肥、磷复肥出口国,传统肥料和新型肥料质量标准也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在科学施肥技术和植物营养、土壤肥料学科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 很大进展。
中国缺钾,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钾肥,钾肥产业在走出去方面先行一步。据悉,过去十多年来,多家企业在加拿大、非洲、东南亚等地区花费巨资勘 探,获得了一定数量的钾盐资源,其中在老挝的进展最为明显。老挝国土资源与环境部地质司司长康帕表示,老挝钾矿储量丰富,目前有10家外资企业在老挝勘探 开采,其中9家来自中国。统计数据显示,至2015年,中国已在海外10个国家开展了30个钾肥项目,项目计划产能超过1000万吨,已建成投产的不到 100万吨。2014年,开元老挝钾肥项目首次实现钾肥反哺国内市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继续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钾资源。“国家和协会应 组织成立一个境外钾资源开采评估协调机构,科学、客观评价各项目开发条件,选择几个钾成矿条件较好的世界重点资源区,由国家从投资、税收、进口等各方面优 先支持,并鼓励国内具有技术和经验的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与先走出去的企业合作发展,力争在2020年末,真正建成1~2个百万吨级的境外项目。”一位钾肥 机构负责人如是说。
氮肥和磷肥产业走出去也有较大潜力。湖南丰田农资公司董事长周东平表示,直接利用国外丰富的天然气、煤炭、磷矿资源进行生产,直接在国外市场销 售,赚取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利润,对减少中国的能源消耗、更有效地占领国际市场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这种方法也是可行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也 是生产种类最多的国家,以尿素为例,气头、煤头、油头都有,生产技术非常成熟且较为先进,不论到哪个国家办厂,生产技术方面都是十拿九稳。
从区域看,“一带一路”国家将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据介绍,“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约30亿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发展 中国家,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不仅需要进口化肥等农资产品,也需要中国化肥生产装备、施肥技术、新型肥料等方面更大范围的合作,应成为今后企 业开拓的重点。
目前这些国家进口的化肥总量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除钾肥外,氮肥、磷复肥多从中国进口。例如,以印度为例,2015年进口化肥2140万吨, 金额74.6亿美元,从中国进口化肥金额35.3亿美元,占比47.3%,其中2015年从中国进口尿素高达551万吨,超过中国尿素出口总量的1/3; 越南进口化肥450.45万吨,金额14.2亿美元,从中国进口223万吨,约占进口总量的50%;巴基斯坦进口化肥10.1亿美元,从中国进口金额5亿 美元,占比50%;菲律宾进口化肥5.8亿美元,从中国进口金额2.7亿美元,占比47%;斯里兰卡进口化肥2.9亿美元,从中国进口金额1.9亿美元, 占比66%;泰国的氮肥和磷复肥主要从中国进口。
在中国化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多向这些国家出口或直接在这些国家办厂,都是化解产能过剩比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