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盐按用途可以分为食用盐、工业用盐、出口盐和渔业用盐。中国是现阶段全球最大的原盐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原盐指只经初步晒制或熬制的盐。即盐场(厂)生产的盐尚未经盐业运销单位或国家指定的收购单位收购分配销售的盐,或盐业生产单位未出场(厂)供应销售的盐。一般含杂质较多,多用作工业原料。
在烧碱、纯碱市场状态低迷,产量无波澜下,我国原盐产量无法快速上涨。数据显示,2021年原盐产量同比下降14.17%。山东地区海盐市场低位僵持,该地散装优质海盐主流出厂价报200-230元/吨,部分低端裸盐价报140-150元/吨,井矿盐企业出厂价报220-240元/吨,当地原盐市场货源供应充足,主销下游两碱用户。
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根据数据显示,从2018-2021年我国原盐进口量逐年降低,到2021年我国原盐进口量下降至592.5万吨,同比下降23.65%。从出口来看,2020年开始原盐出口量才开始下降,到2021年我国原盐出口量下降至111.85万吨,同比下降10.47%。
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化工园区涉及盐化工产业,并通过规划和设计,将盐化工与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等相结合,期望依托国内丰富的盐卤资源做大、做强化工园区或化工集聚区。因此在我国大陆原盐主要用于化工产业,用于纯碱和烧碱的制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应用于化工的原盐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88%,其次为食用,用于轻工领域的原盐占比较低。
目前,我国原盐产品质量普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优极品相对较少,而一级品以下质量较多。两碱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加大了对优质原盐需求,一方面,原盐市场供大于求,而另一方面,优质原盐却呈呈短期的局面。
针对原盐行业的发展状况,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以引导原盐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制盐行业政策引导下,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部分大型制盐企业将利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行业技术水平。2022年初以来,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落后产能退出及下游市场拉动影响,两碱行业开工率提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带动了原盐市场的快速回暖。
综合来看,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原盐产量将止住逐年下降的趋势,产业发展将处于上升阶段,提取技术将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