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喘药

临床常用的平喘药按作用方式可分为抗过敏平喘药、抗炎平喘药和支气管扩张药。

定义

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危害性极大,严重地威胁人民健康,其中可能导致部分人群终生痼疾,加之喘息又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患者在身体和精神难于忍受,十分迫切地需要安全,有效的平喘药,以缓解和消除症状。

哮喘诱因

哮喘是支气管广泛性阻塞引起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的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诱发的原因很多。引起支气管阻塞的发病基础是: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过多的黏液分泌及黏附在支气管壁上。

支气管黏膜水肿,常见原因为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前者以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为主,多由于某些过敏因子引起,来去较快。后者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起支气管平滑肌肥厚,黏膜及黏膜下慢性炎性浸润和水肿,以及黏液腺增生和分泌大量黏液,系慢性起病和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往往由于感染等诱因而急性加剧,分泌物增多,水肿加重和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即使积极治疗也一时难于缓解。

支气管哮喘属于第I型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因接触某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原包括:吸入花粉,霉尘,细菌,动物毛屑,工业粉尘或气体,受冷及呼吸道感染,以及进食某些鱼虾,肉蛋类或药物。过敏原通过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IgE亲细胞抗体。IgE抗体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上。经过几天或几个月之后,如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则引起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进而触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支气管局部释放的组胺刺激支气管壁上的受体,通过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除组胺化学介质之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IgE抗体在细胞上与过敏原结合还能激活补体,引起炎症反应,进而激活中性粒细胞产生及释放慢反应物质(SRS-A),即白细胞三烯素与C4,D4,及E4的合称,其释放比组胺慢,作用的时间比较长,能引起持久的支气管痉挛和血管平滑肌收缩。

人体支气管壁上有肾上腺素α和β2受体,兴奋α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兴奋β2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哮喘患者血清中存着β2受体的自身抗体,引起肺中β2受体的密度降低,这可能是哮喘患者对β肾上腺能低反应及引起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的原因,因而平喘药可采用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氯丙那林,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另在支气管平滑肌上还存在M胆碱受体,兴奋迷走神经能使平滑肌收缩,因而支气管可通过M胆碱受体拮剂使平滑肌松弛,因此,这也为平喘药开拓了一条作用途径。如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茶碱类药物多年来应用于平喘,是一些较老的药品,其作用一向被认为是通过抑制磷酸二脂酶,减少腺苷酸环化酶(cAMP)的降解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但近年来有证据认为,通过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也是其作用的另一方面。过敏递质阻释剂能直接削减引起支气管痉挛的化学介质。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阻止过敏反应,因而能迅速收到明显效果,常用于急救。自然,支气管哮喘治疗最根本的是明确过敏原,尽量不接触过敏原及有条件者进行脱过敏疗法。平喘药只是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

常见药物

抗炎平喘药

抗炎性平喘药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可以达到长期防止哮喘发作的效果,已成为平喘药中的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是抗炎平喘药中抗炎作用最强,并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可以改善病人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低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哮喘时糖皮质激素有全身用药和吸入给药两种给药方式。全身给药易引起较多的严重不良反应。吸入给药在气道内可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充分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并可避免或减少全身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吸入剂型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炎性平喘药。

气管扩张药

气管扩张药包括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茶碱类(氨茶碱)和M受体阻断药(异丙托溴铵、氧托溴铵)。

β2受体激动药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2受体,产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平喘作用强大,但可引起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对β2受体有强大的兴奋性,对β1受体的亲和力低,常规剂量口服或吸入给药时很少产生心血管反应。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伴有支气管痊孪的呼吸道病。有注射剂、普通片剂、缓释剂、粉雾剂、气雾剂等多种剂型可供临床选择。

茶碱是一类甲基黄嘌呤类衍生物,对气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cAMP、cGMP水平升高。主要用于慢性哮喘的维持治疗,以防止急性发作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茶碱的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较多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其血药浓度密切相关,血药浓度超过治疗水平( >20mg/L) 时,易发生不良反应,应用时常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吸入性抗胆碱药对气道平滑肌有一定的选择作用。单独或与硫酸沙丁胺醇一起使用均可奏效,具有扩张气管的作用。这类药物比短效β2受体激动药起效慢,对β2受体激动药耐受的病人有效,对老年性哮喘尤为适用,还可用于治疗因β受体被阻断药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氨茶碱

(1)作用与应用。氨茶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舒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和利尿等作用。因而可用于:

A、痉挛性支气管炎,急、慢性支气管哮喘;

B、心力衰竭时的气喘;

C、鉴于氨茶碱能抑制肾小管对Na+和CI-的重吸收,加强心肌收缩力,从而增加肾血流量,使尿量增加。可作为心性水肿的辅助治疗。

(2)注意事项。本品对局部有刺激性,不宜皮下注射,应深部肌注或静注。

过敏平喘药

本类药物包括炎症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钠,奈多罗米钠以及H1受体阻断剂如酮替芬,白三烯药阻断药半胱氨酰白三烯等;通过抑制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和对抑制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性发挥抗过敏作用和轻度的抗炎作用。其平喘作用起效较慢,不宜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哮喘的发作。

麻黄碱

作用与应用。麻黄碱的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比肾上腺素缓和而持久。

药物作用

哮喘的特点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痰液积滞和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于是气道阻塞,使空气出入受到阻碍,以呼气尤为严重,呈现喘息性吸入困难。平喘药能通过不同作用机制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其松弛和扩张,因而可以缓解气急,呼吸困难的症状。

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平喘作用强大而迅速,但选择性作用差,对β1和β2受体兴奋性均较强,因而副作用较多,如心率加速,心肌耗氧量增加,直至引起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并影响血压(肾上腺素使血压升高),一般适用于控制急性发作。近年来发展的新药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氯丙那林等,通过提高支气管平滑肌中cAMP的含量,产生舒张效应,并能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口服有效。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胆茶碱和喘定对胃肠道刺激性较氨茶碱小,对伴有心动过速或不宜使用上腺素类药物的病人可以选用。

抗过敏药色甘酸钠是一种新型的平喘药,能稳定肥大细胞膜,使钙离子不易进入细胞内从而抑制原抗体结合所引起的化学介质释放,但其缺点在于口服无效且作用发生缓慢,要连用数天,直至数月后才收到防治效果(预防吸入性哮喘)。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支气管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应用可有明显的全身性不良反应。近来应用这类药物的气雾吸入治疗哮喘获得较好疗效,几无不良反应。

用药途径及注意事项

平喘药的用药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口服,静注,喷雾或吸入给药。但不同的用药方式及疗效也是各不相同的。口服给药吸收较慢,血药浓度要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定的水平,一般仅用于预防及轻微哮喘的治疗。静脉注射作用快,可用于急性发作和哮喘持续状态,但在家庭应用极不方便。喷雾和吸入给药,使药物直接到达气管,并在气管内形成有效的高浓度,具有速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因此目前上市的药品较多。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选用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喷雾,一次0.1毫克,必要时4小时重复1次,或同时口服氨茶碱,二羟丙茶碱,这两类药通过不同环节,均使哮喘症状缓解。

若有轻度感染需及时应用抗感染药物。此类患者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发作频繁的哮喘患者,其主要问题往往是内源性过敏原作祟,控制感染常是重要的治疗环节。

近年来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管炎症,在炎症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参与,因此在哮喘症状出现之前,使用一些抗感染药,抗炎药,抗组胺药是有益的。

应合并用祛痰药物,这样避免痰液堵塞支气管,加重哮喘。

对于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例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尽快纠正缺氧状态并应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一次0.3-0.5毫克,效果较好,并酌情一日口服氨茶碱及抗菌药物。

精神紧张的病人,尤以由于神经精神因素诱发的哮喘患者须酌情给予镇静剂或安定剂。

应用气雾剂喷雾或吸入给药,一般每隔3-4小时喷雾1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6次,并应注意喷嘴的正确维护和清洁方法。

哮喘病人往往有低容量血症,应用茶碱类药物,由于利尿作用可增加脱水,因此要注意适量补充液体,多饮白开水,桔汁等。

平喘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