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类药

抗真菌药(antifungal drugs):真菌感染可分为表浅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表浅感染是由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体表部位造成的,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小。深部真菌感染是由念珠菌和隐球菌侵犯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造成的,发病率低,危害性大。在所有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中,只有氟康唑和氟胞嘧啶能透过血脑屏障,治疗中枢真菌感染。

简要概括

真菌感染可分为表浅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表浅感染是由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体表部位造成的,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小。深部真菌感染是由念珠菌和隐球菌侵犯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造成的,发病率低,危害性大。

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起陆续研究成功较为有效的抗真菌药,如灰黄霉 素。氟胞嘧啶在20世纪60年代被引进,抗菌谱局限于念珠菌属和隐球 菌,且仅用于与两性霉素B(AmB)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新世纪为唑 类,它减少了毒性,改善了抗真菌效力。第一个药物为克霉唑,仅用于局 部黏膜及皮肤念珠菌感染;第二个为咪康唑,目前几乎仅用于局部。直 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酮康唑的研制成功,口服对深部真菌感染有效, 且抗菌谱广、毒性有所减小,被视为是抗真菌药物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 命。但重症患者无法口服吸收,中枢神经系统穿透力差及抗真菌活性的 不足,严重肝毒性均限制了它的临床使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继开发的伊曲康唑、氟康唑等,其抗菌谱和 生物利用度的改善更为突出,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抗真菌治疗进入了一 个新纪元。尽管如此,仍没有一种药物是绝对杀真菌的。近年来耐药菌 株日益增多,加之药物毒性反应的限制,真菌感染治疗面临着许多挑 战。目前较有希望的药物是抑制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和干扰胞壁0-葡聚 糖合成的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睫状真菌素。此外,那些抗菌力强 及毒性作用大的老药,也在不断地改进。两种药物以上的联合用药也是 抗真菌治疗的方向。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就其作用机制分类,大致可以分为3种:(1)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中甾醇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包括:酮康唑等咪唑类药物、多烯类抗生素、两性霉素等,以及烯丙胺类药物特比萘芬等;(2)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如: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其抑制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1,3-β-D-葡聚糖的合成,以及抑制几丁质合成的日光霉素和多氧霉素等;(3)作用于核酸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如:5-氟胞嘧啶等

抗真菌药物按化学结构分类

根据抗真菌类不同的化学结构,主要可将其分为三唑类、多烯类、棘白菌素类、氟尿嘧啶类、尼可霉素类、β-1,3-D-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甘露糖糖蛋白合成抑制剂等。

应用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不同的药物需要注意的事项各不相同,以下举例部分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1.棘白菌素类药物是一类全新的抗真菌药,通过非竞争性抑制β-1,3-葡萄糖合成酶,干扰真菌细胞壁β-1,3-葡萄糖的合成,导致真菌细胞壁渗透性改变,细胞溶解死亡。棘白菌素类药物作用机制独特,具有抗菌谱广、抗真菌作用强、半衰期长、不良反应较少且轻、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可作为多烯烃类和唑类药物潜在的添加药物或增效药物及良好的替代用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因此类药物价格较高,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在临床使用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5-氟胞嘧啶易产生耐药性,为避免耐药性的产生,一开始就使用大剂量,也可与两性霉素B合并使用,二药有协同作用。5-氟胞嘧啶也可与酮康唑合并使用。两性霉素B不能与酮康唑合用,因二药有相互干扰的作用。

临床试用的依特拉康唑抗菌谱广,毒性小 ,优于酮康唑,治疗曲霉病、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和皮肤癣菌病等,均有较好疗效。供外用的还有联苯苄唑、氟康唑、环吡氧胺和萘替芬等。

3.抗真菌药容易影响白细胞及肝功能,长期使用造成一过性GPT上升或白细胞下降,停药可愈。5-氟胞嘧啶从尿中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可在血中聚集,引起中毒,故肾功能差者应禁用或慎用。两性霉素B可损伤肾脏,并引起血钾降低,有人有发冷、发热反应,少数人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酮康唑应特别注意肝脏受损问题。长期使用可引起血中雄激素水平降低和肾上腺皮脂功能受到抑制。

抗真菌类药